上午9点半,工作人员紧盯着“城市运转大脑”的生态环境板块,屏幕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控点总览等一望而知。作为共建同享、集约高效的城市运转归纳感知体系,“城市运转大脑”按照“定位办理重点、问题原因诊断、事件处置调度、办理效果点评”的办理思路,统览空气质量态势,支撑剖析污染趋势,完成事件闭环处置,生态环境办理如虎添翼。
经过接连自助监测设备、振动传感器等,亦庄完成了对重点职业、重点企业、机动车遥测点等的密布、实时监测,辅导企业规范生产、绿色生产。一起,以视频抓取路途有无渣土遗洒、渣土运输是否苫盖、工地是否处于土方作业阶段,及时做好扬尘管控,完成牢靠溯源、精准治污。

此外,自2017年起,亦庄就已在路口、企业、商圈、公园附近,安装了100个小微站。这些不起眼的长方形小盒子,发挥着监测区域PM2.5、TVOC数值的大作用。接入“城市运转大脑”后,小微站的监测数值状况就转化成了100个绿色明显标识,如果小微站周边空气数值超支,地图上便会显示成赤色,协助法律人员及时开展问题,有方针、更精准地进行区域法律。
“才智之眼”,守护生态继续向好
盛夏的午后,当把视角移向麋鹿苑内麋鹿自然维护区的一个旮旯,可以看到6只鸿雁和2只灰鹤在草地上寻食,别的11只苍鹭正在水边静候寻食。可以第一时间精准地辨别出鸟儿的品种和数量,得益于麋鹿苑的AI技能“鸟口调查员”——才智鸟类监测体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状况,此前鸟类监测大多选用“人工+观测设备”的办法。但人力物力投入大,且对监测人员的要求较高,难以保证鸟类监测的准确性、接连性、完好性。2022年7月,麋鹿生态试验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协作建立了一套基于“音视频智能感知”的AI鸟类辨认体系,为鸟类多样性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了创新手法。2023年头,麋鹿苑更是初次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监测到国家一级维护动物白尾海雕,这也是此地选用“鸟”脸辨认后初次监测到珍稀猛禽。这只白尾海雕在麋鹿苑逗留近3个月,度过了一个完好的冬天。有了才智监测体系的“提醒”,对监测人员摸清鸟儿的生活习性也有很大协助。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落户”亦城,正是亦城生化环境继续向好的有力证明。AI体系的运用,明显提高了鸟类监测效率和辨认准确度,一起也为经开区生物多样性维护与科普宣扬提供了更有力的技能支撑。

经济技能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亦庄精准、科学施策,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维护和经济高质量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到6月30日,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9.5%,路途尘负荷同比下降53%,河流断面达标率100%,优良水体比例稳定到达50%。
“现在,生态环境范畴已成为人工智能技能的重要使用地之一。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完成科技治污的精准发力。”上述负责人表明,下一步,亦庄将以继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丰厚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维护方面的使用场景,拓宽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剖析预测才能,探索精准治污、才智办理新途径,为提高现代环境办理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开展、建设绿色才智的数字生态文明贡献亦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