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环保局,局属各单位:
按照河南省环保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十二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和危险废物规范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豫环办〔2011〕87号)和《河南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豫环文〔2012〕18号)及《关于开展201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三环文〔2014〕207号)要求,8月20日至9月3日,我局成立考核组对全市纳入省、市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及县级规模以上医院开展了201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现将督查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共计41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危废经营单位4家,危废产生单位30家,县级医院7家;按监控重点为省级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17家,市级重点源17家,抽查率94.4%。各县(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大于90%的是渑池县;合格率在80%-90%的由高到低依次是灵宝市、湖滨区;合格率在70%-80%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卢氏县、义马市、产业聚集区;合格率60%-70%是陕县(考核情况见附件1)。
二、取得的成效
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各县(市)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成效逐步显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逐年提高,抽查合格率从2011年的58%提升到2013年的78.8%,增长20.8个百分点。根据2014年度危废考核情况,对以下单位提出表扬:
危废管理重视,组织得力的单位:渑池县环保局。
危废管理规范,制度落实,考核较好的单位: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
危废管理规范,进步明显的单位: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和三门峡锦隆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医疗机构危废管理规范的单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一)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各县(市)环保局在危险废物监管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工作方法。一是积极开展危险废物摸底工作,及时更新,加强申报登记管理。渑池县、义马市、陕县等县(市)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及去向的调查与统计,组织对重点企业或行业的普查工作,弄清危险废物产排情况,督促企业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二是加强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的数量管理,做到出厂磅单、转移联单、付款凭证单的数量相符,杜绝了非法转移和非法倾倒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危险废物车辆管理,危险废物转移处置,明确运输车辆的车号、最高运输吨位,避免非运输资质车辆运输和超载转移现象发生。四是逐步开展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试点。灵宝市积极探索“村收集-乡(镇)暂存-市处理”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在14个乡镇开展,2人专门负责村的收集和转移,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五是继续加大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为适应全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新形势要求,先后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省组织的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共参加省培训5次,人员20人次,有效提高了固废管理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适应危险废物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按照《河南省危险废
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豫环文〔2012〕18号),认真组织环保系统和危废相关企业人员学习环保部2014年第9号公告关于《固体废物管理廉政建设“七不准、七承诺”》和新“两高司法解释”有关内容,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市环保局还不断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向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发放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资料和明白卡,规范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积极做好危废管理信息公开。在工作中,结合实际,突出现场检查和后督查工作,督促企业整改,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201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结果,全市省级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通过这几年的督促整改有了明显进步,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灵宝金源晨光有色矿冶有限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黄金冶炼分公司抽查合格率都在90%以上;市级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从去年开始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渑池县三门峡锦隆碳素制品有限公司从危险废物申报登记,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做到了账帐相符(危废转移联单、榜单和付款凭证一致),明确责任人,建立内部管理责任制,奖罚分明,为我市危险废物管理起到表率。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十二五”末国家考核指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实现“十二五”危险废物规划目标任重道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单位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
我市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已有4年时间,大部分县(市)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逐步提高,并以此为抓手着力推进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等环境违法行为。但仍有个别县(市)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整改不到位,工作开展缓慢。例如陕县锦华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堆存场所不规范,“三防”措施不到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下雨后煤焦油流入污水管网等,省、市规范化考核多次下发督促整改,问题至今未解决。今年竟发生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媒体和群众多次举报或投诉,影响恶劣。
(二)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市级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没有按照《河南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豫环文〔2012〕18号)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未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还存在虚报、瞒报、漏报或不如实申报危险废物产生数量;没有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度,弄虚作假,私自转移和处置危险废物,交无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不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不报或者少报转移数量,账账不符;危废档案管理落实不到位;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危废管理定期监测工作未落实;贮存设施没有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0—2001)建设,没有标识或不规范等。如义马煤业综能新能源、新气体、甲醇蛋白有限公司、三门峡神通碳素有限公司、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开曼(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三门峡鹏飞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义马天新四维机械有限公司。
(三)医疗废物贮存管理还不到位。大部分医院能够落实条
例要求,管理规范,重视医疗废物收集贮存。但仍有个别医院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操作不规范,尤其是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医疗废物贮存工作极不重视,各科室无医废记录台账,医废暂存间脏乱差,医废桶闲置,医疗废物堆存在门口,管理人员在暂存间居住,用于存放病理性废物的冰柜放置蔬菜,存在着环境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河南省实施国家“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豫环文〔2012〕234号)已明确了我省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目标,而我市201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只有78.8%,距工作目标90%(经营单位95%)仍有很大差距。各县(市)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危险废物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将危险废物监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河南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豫环文〔2012〕18号)的要求,强化监管、着力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二)对本次抽查考核发现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企业,市环保局已下发了限期纠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各县(市)环保局要督促存在问题企业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结果上报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将在2014年10月底进行后督查,对整改不到位企业将立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进一步措施。
(三)各县(市)环保局应按照《河南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豫环文〔2012〕18号)要求,继续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工作,督促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如实申报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档案和台帐,建设规范的贮存设施和场所,达到“三防”标准,设置危险废物标志标识等。并督促企业做好下一年度危废管理计划、申报登记和应急预案等备案工作。全面准备,做好省环保厅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和固废领域审批审核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争取考核取得好的成绩。
附件:1.各县(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合格率及排名
2.三门峡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存在问题的企业名单
附件1
各县(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合格率及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