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出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永年區多措並舉,探究出一條「節、引、蓄、補、調、管」的高質量節水型社會建造之路,做好「水文章」,讓高效節水成為主旋律。
先行先試,下好工業節水「先手棋」

「咱們整個園區有350多家外表處理企業,上一年出產用水210萬立方米,悉數來自洺湖中水,大大節約了成本。」永年區恒創環保高端標準件產業園總司理助理溫佳騰介紹,處理後的廢酸水經物化、生化、保證反響等多道工序處理後,進入城北汙水處理廠再處理,最終變為可循環運用的中水。

怎麽進步水的運用率?永年區勇於創新,在工業節水上大膽測驗,開創性運用城區汙水處理廠外排的中水。該區出資1.5億多元,在全市首先施行中水回用工程,鋪設中水回用管網80余公裏,將洺湖凈化後的中水用於企業出產、廢物發電、美化灌溉、路途抑塵等,年運用中水600余萬噸。其中,向恒創環保產業園日供給中水7000噸,全區緊固件產業外表處理環節用水悉數改用中水;向日子廢物燃燒發電廠日供給中水2500噸,完成了經濟、社會、生態、節水效益的多贏。
此外,該區全面推廣工業節水新工藝,增上水循環運用設備,加強廢水深度處理和合格再運用,工業用水重復運用率達97.11%。其中,用水大戶永洋特鋼公司經過建造企業廢水歸納處理系統,將出產廢水、日子汙水收回處理後再用於車間出產,完成了企業用水零排放,獲評「河北省節水型企業」。
一起,永年區嚴厲取水答應、計劃用水、定額辦理和計量取水準則,完成了工業用水取水答應全掩蓋、用水計量全掩蓋、水資源稅征收全掩蓋。
開源節流,做好農業節水「大文章」
農業用水是全區用水大塊頭,永年區堅持全面推進高效節水工程、進行農業灌溉水源置換等,全面做好農業節水大文章。
「我這不到3000畝地用上了淺埋滴灌,真是省工省力又省錢。」永年區自博家庭農場農場主劉軍的說道,傳統大水漫灌澆一畝地需要60—80立方米的水,而滴灌澆一畝地用水量在25—30立方米,節水作用顯著。再就是電費和人工的節約,以往澆一畝地大概需要25—35元電費,用滴水灌溉電費平均在10—18元,這都是降本增效的良法。
據了解,永年區耕地面積72.85萬畝,農業用水量約占全區用水量的77%。2014年以來,該區合計出資4.41億元,新增噴灌、微灌、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3.98萬畝,累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65萬畝。此外,該區活躍施行農業灌溉水源置換項目,紮實展開城鄉自備井關停行動。一起,該區統籌生態補水與灌溉用水,充分運用滏陽河地表水,對幸福渠、牛尾河、引河等3條總長20余公裏的河段進行整理整治,壓減地下水超采量100余萬立方米。
嚴抓細管,用好日子節水「新動能」
「雨水收回桶用於抑塵、純凈水尾水收回用於美化、公共衛生間裝置節水用具、美化選用移動噴灌,一起展開節水宣傳、建立節水用水規章準則……」永年區臨洺關鎮惠澤園小區物業司理李紅旗解釋道,他們還專設了物業水位部,工作人員對小區內水運行情況進行巡查並及時通報。
為大力推廣日子節水,永年區加大施行日子節水工程、加速遍及節水用具、強化城市用水辦理。該區出資5000余萬元,鋪設城區供水主管網120公裏,完成城區供水管網全掩蓋,進而完成南水北調江水運用全掩蓋;完成13個鄉鎮279個村的江水置換工程,將地下水源置換成南水北調水源,有用壓減地下水開采,促進全區地下水位持續上升;活躍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在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遍及運用節水產品,更換篩選老舊設備設備,實在提高用水效率,完成節約運用、循環運用,節水用具遍及率達到100%。此外,編製完成《永年區中心城區城市節水專項規劃(2023—2035)》,建立健全城市節水規範性文件和相關配套準則,先後組織展開了用水用具銷售市場以及賓館、餐飲等高耗水行業取用水專項執法檢查工作,保護傑出用水辦理次序。